大米昨天看了一下后台数据,发现关注我的除了央国企的朋友们之外,还有一些职业规划师,这是我没想到的。
今天要写的主题是,在央国企干技术的职业发展前景,从技术岗位转管理岗位的时机和风险。
一、央国企技术人员成为“香饽饽”
大家都知道,最近这几年来,美国对我国的技术封锁更加变本加厉,把不少的高校、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,都列入所谓的“不可靠实体清单”。
在这个大背景下,现在国家和社会都非常重要技术发展,重视培养技术研发人员。
好比今年高考,一些省份理工科的本科线比去年还低,历史类文科本科线却有比较大的升幅。
譬如广东省,2025年度高考历史类本科大涨36分,理工科类却下降6分,一增一减就差了42分。
但其实2025年广东省文理科高考人数,历史文科类比去年还多了两万多人,这也就意味着文科录取率大为下降,理工科录取率则所有提高。
现在综合性高校的学科设计,倾向是取消一批文科类专业,然后新增加一批新兴的理工科专业。
由于高考的指挥棒效应,学理工科的人增多了,大米判断未来必然是“工程师”满街走,硕士勉强能出手。
央国企也不例外,现在哪家央国企没有组建研究所?哪家央国企技术人员的收入不在单位平均工资之上?
央国企的技术人,已然成为单位的“香饽饽”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
二、央国企的技术人员,职务天花板是“中层副职”
当然了,在央国干技术,虽然是比较吃香的岗位类型。
但是,一日干技术,没有转为管理岗位,就无法成为综合性管理人员,职业发展也会出现天花板。
关于技术人员的职业天花板,大家可以看之前大米写过一篇文章中层副职,央国企技术骨干的职务天花板?
如那篇文章所分析的,不排除有少部分技术人员成为公司高层,但许多的技术人员职业发展,要突破中层正职很困难。
其实,原因很简单:
第一,是没有其他管理岗位的工作历练,缺乏综合管理能力;
第二,是除了技术之外,对其它岗位的运行了解不深刻。
而作为部门及以上的管理人员,不仅需要比较强的综合管理能力,还要对所管辖岗位有比较深刻的认识。
这两个方面的因素,限制了央国企技术人员的进一步发展,使得不少人止步于中层副职。
三、在央国企干技术,要不要转管理?
为了突破职业瓶颈,有的技术人员就会想:既然这样,那就提前培养自己这两方面的能力。
于是他们看到企业有轮岗的机会,就去报名,累积其它岗位的工作经验。
又或者单位有基层管理岗空缺,他们就离开技术岗位,转过去做基层管理人员。
其实这种职业选择,大米认为也不尽然合理。
除非你真不想干技术工作,这么转就没有问题,还能提早做布局。
不过如果的技术功底扎实,大米还是建议不要着急转岗,也不要过早担任基层管理。
先做好技术研发工作,就像一个央国企技术人员所说:在央国企干技术,没有升职加薪到副处,不要转管理。
大米是比较认同的,有一技傍身,至少有了安家立命的基础,可进可退。
万一哪天管理玩不转,回去做技术岗位收入也不错,而一旦长期脱离了技术岗位,专业技能荒废了,那就没得选了。
#秋季图文激励计划#
配资之家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